2020年中國酒店業在疫情的“黑天鵝”之下遭受重創。酒店需求端亟需安全、干凈的出行住宿體驗;酒店供應端亟需輕便、高效的商業投資模型;整個行業需要回歸理性與敏捷,回歸共存、共生、互哺的合作關系。
MBI論壇現場,東呈國際集團董事、聯席總裁吳偉就疫情之下“‘收并購’VS‘黑天鵝’,看中檔品牌的起與落”的論壇議題,闡述了東呈的觀點。
?
東呈國際集團董事、聯席總裁吳偉在MBI論壇現場(左3)
受疫情影響,酒店投資市場增量乏力,存量面臨洗牌。行業內有人已經倒下,有人想要退出;也有人想要入局,尋求投資和參與機會。吳偉強調,新的酒店投資者必須賦予酒店新的價值,否則依然擺脫不了被洗牌的命運。
在他看來,中國酒店行業本身就存在結構性與產能過剩的問題,疫情只是加速了落后產能的淘汰。
反觀東呈,疫情之下憑借持續的品牌創新、產品創新、跨界創新、組織創新、戰略升維和一系列創新變革,成為中國酒店業在后疫情時代突圍的領頭羊。以創新變革、戰略升維與數字化轉型,為加盟合作伙伴和新入局的酒店投資者賦能。
隨著酒店行業進入產品時代,吳偉認為,品牌的競爭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。最重要的是品牌背后產業鏈的競爭,要看品牌背后的供應鏈,科技能力,產品服務,輸客能力,甚至金融能力的組合。三高特征的產品將會大行其道:不僅要高顏值,高風格,還要高性價比。
這些綜合能力的競爭,與其說是新品牌的出現,不如說是主流品牌通過成本縮短,造價顛覆式的下降,以及技術縮小人力成本的使用的產品迭代和優化。
東呈國際集團董事、聯席總裁吳偉在MBI論壇現場
疫情之后,東呈就迅速通過產品創新,推出酒店加盟政策:四大主力產品支持輕裝快改,兩大小房量新品小投快收,實現產品的自助化、社區化、數字化、體驗化,以適應趨勢變化。吳偉表示,這些才是未來所有競爭的焦點,而不是多做幾個品牌。